文/十一弟没人知道,那些在几年前就已暴雷崩塌的开发商,最终会走向何方——是在等待房地产市场重启以后,卷土重来、东山再起;还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换个赛道、跨界转型;或许从它们倒下那一刻,结局已定,恐怕很难再起死回生,终将消亡。十一弟数了下,2020年百强房企榜单上,排名前十的开发商,垮塌了一半——、、融创、绿地、世茂。尽管这些暴雷房企正在淡出,几乎失去了存在感。但它们在疯狂鼎盛时期的大手笔投资,迄今仍然在楼市里搅动大浪。上周,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一个顶级豪宅项目,迎来第三次推盘——上海壹号院。项目推售的64套豪宅,开盘当天全部售罄,揽金逾40亿。上海壹号院的开发商,就有融创的身影。2020年,融创以38亿的代价,从温州商人、期货大佬——黄伟控制的新湖系手上乐配资,收购了上海壹号院的一部分股权。当时,新湖系还为这个豪宅项目引入了一家央企融资方——信托。不过,融创完成收购以后,还没来得及将其推向市场,房地产就变天了。现在,上海壹号院的绝大多数股权,都落在了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信托与华融资产手里。原本主导项目开发的融创和新湖系,只占到很小一部分股权。去年,上海壹号院正式入市,连续三次推盘,几乎都是日光——项目首次开盘,33套豪宅,均价17万/平米,开盘当天全部售罄,收金逾18亿。还卖掉了一套面积908平米、总价1.67亿的顶层复式。年初,上海壹号院二批次开盘,107套豪宅,单价从17万/平米涨到了17.8万/平米。开盘当天去化率96%以上,销售额66亿。上周加推的三批次豪宅,总共64套,均价已经涨到了18.5万/平米。作为顶级豪宅,上海壹号院卖的都是大户型,面积在300平米以上。项目最低的上车门槛,是4347万。还有一套1010平米的顶层复式,单价卖到了24.7万/平米,总价2.49亿。但即便卖到如此天价,上海壹号院的三批次房源,还是一把清——64套豪宅开盘日光,揽金逾40亿,套均总价接近6300万。三批次豪宅正式开盘之前,上海壹号院启动了认筹,吸引了170组买家排队抢购,平均两三个人抢一套房。开发商对认筹买家进行了公示,这份名单的含金量十足——170组买家里,非富即贵,毕竟买得起总价6300万豪宅的有钱人,身家起码都有上亿。十一弟数了下,认筹名单上,身份证号码以“310”开头的上海籍买家,有51组,占比三成。非上海籍买家中,邻省浙江和江苏的富豪最多,分别有29组和22组,也占了三成。除了江浙沪,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钱人,都在扎堆抢购上海壹号院——山东、辽宁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福建、河北、湖南、四川、陕西、吉林、山西、海南、甘肃、云南、内蒙古。甚至还有持有护照的外籍人士,一些港澳台居民,也在上海排队摇号打新。据说,明星潘玮柏夫妇,就出现在了认筹名单里,摇号顺序116号。结果,还没轮到他们进场选房,这64套豪宅,就已经被排在前面的买家抢光了。十一弟查了下,潘玮柏祖籍上海。如今,上海豪宅市场的火爆程度,令人咋舌。就连大明星回老家买房,都找不到关系走后门了。上海,不止是上海人的上海,也是全中国、乃至全世界有钱人的上海。哪怕楼市低迷,这些最有钱的富豪们,依然热衷于在上海抢购顶级豪宅。从去年到现在,不到一年时间,上海壹号院三次推盘,几乎都是日光。总共204套豪宅,销售额超过124亿。光是今年的两次推盘,上海壹号院就卖了106亿。这使其成为了2025年全国第一个单盘销售额过百亿的豪宅项目。上海壹号院三批次开盘的十天前,上海就有两个顶级豪宅入市——绿城·潮鸣东方、陆家嘴太古源·源邸。潮鸣东方推出了120套豪宅,备案均价19.5万/平米,据说开盘当天全部售罄,揽金将近70亿。源邸属于二批次加推,项目挂出了57套豪宅,开盘当天卖掉了55套,几乎售罄,据称收金逾30亿。仅一个周末时间,上海的有钱人就花掉了100亿,把这两个顶级豪宅一抢而光。这几年的楼市,大家都在吐槽有钱人不够用了,早已透支了购买力。再看看上海——全中国、全上海的有钱人,还在从四面八方、源源不断地涌进来,一掷千金地排队抢购豪宅。上海富豪的购买力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根本用不完。上海壹号院三次推盘,卖了124亿。顶级豪宅热销,赚得盆满钵满的,肯定是站在项目背后的大股东。目前,从上海壹号院的股权结构上来看——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信托与华融资产,持有81%以上的股权。融创的持股比例,大概率不到10%。据说,中信信托与华融资产投入了大约40亿纾困资金。而融创在2020年向新湖系收购上海壹号院的一部分股权时,也投入了38亿资金。但在项目持股比例上,中信集团与融创相差巨大。这两年,中信一直对外吹嘘宣传——上海壹号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房地产纾困化险标杆项目。不过,外界很难知晓,在利益分配上,上海壹号院是如何安排的。尤其是融创,它能从这个热销的顶级豪宅,收回多少资金,拿到多少利润。相比融创背负的庞大债务,一两个热销项目的销售回款与利润收益,对于解决它的债务问题,杯水车薪。但尽力盘活这些存量项目,总比躺平等死要强。当年,融创花了38亿收购上海壹号院,你可以质疑它的杠杆,惊讶于它的激进,却不能嘲笑它的眼光。看看其他暴雷房企,到最后,它们手上连一张像样的底牌都没有。把钱砸在上海,而不是其他城市——才能换来中信的慷慨解囊、援手纾困,才能等到这些亿万富豪排队抢购、一掷千金。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